跳到正文

Hitachi

研究开发

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面临着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截至2021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约1.9亿,占人口总数的13.5%。针对中国日趋加速的老龄化趋势,我国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建立一个兼顾养老机构、社区和居家的养老体系,为老年人提供高效、有效的资源保障,使老年人享受高质量的生活。无论从国家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新的市场增长的角度看,健康养老市场正步入成长轨道并拥有巨大的潜力。为拥抱老龄化社会这一变化及挑战,日立运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帮助实现认知症的早期检测和干预、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从而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在当今社会中,尤其是步入 “后疫情时代”,中国的健康养老产业又将如何进一步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从而提升老年人群的生活品质?这其中又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在最新一期的[Insights from AI/Analytics]圆桌论坛上,清华大学(以下简称:清华)人因工程与智能交互研究所刘雪茜研究员、日立(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CH)智慧医疗与大健康事业部傅子毅总经理、日立解决方案(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SCN)康养事业本部林榿总经理、日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CR&D)健康养老团队于学猛主任研究员共同展开了讨论。基于在中国健康养老产业的深度参与经验,与会嘉宾在本次论坛上分享了对健康养老产业的看法,并讨论了如何通过创新的数字解决方案发展养老产业,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本期论坛由HCR&D数字技术研究部马元琛部长主持。

(发布于2021年8月16日)

中国健康养老产业的数字化进展如何?

马元琛(主持人):
数字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交流和社交方式。它极大的提高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效率和便利性。中国正在拥抱数字化社会,伴随数字化的发展,更多的服务得以实现,人口覆盖面也在扩大。健康养老产业也将从这一趋势中受益。首先,我想问一下清华大学的嘉宾,中国健康养老产业的数字化进展如何?

刘雪茜:
中国的养老市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10年以前是养老产业萌芽期, 2010到2020年进入快速发展期,再往后将是快速爆发期。早在2017年之前,国家就已经出台了相关养老政策的指导意见,包括在智慧养老方面的数字化转型。
养老方面可以做的很多,包括养老照护、养老科技、养老金融等。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互联网+养老”,诸多利好政策和5G、大数据等技术将进一步推动养老产业资源整合。

林榿:
HSCN是日立集团中最早涉足养老领域的企业。我们切身感受到数字化是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尤其在后疫情时代的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数字化技术支撑显得尤为重要。而且随着5G技术在中国普及,可能今后偏远地区都能享受到这种红利。

傅子毅:
养老服务不是单向性的。除了技术以外,我们还得考虑后续服务怎么跟上。比如如何远程遥控解决监护系统问题,如何使原先的线下服务变成线上服务等?这就需要从技术的可操控性以及现场经验等各方面进一步提升。

在中国,为健康养老产业创造数字化解决方案面临哪些挑战?

马元琛:
刚才林总提到疫情对数字化需求带来的影响,在数字化的推进方面大家认为现在都存在哪些困难和挑战?

林榿:
在IT网络时代,远程医疗是一种方案性的初期探索。5G和AR等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可以让远程医疗成为现实。现在更重要的是如何切实解决老年人的问题。我们正在和国内机器人厂家合作探索一些AI机器人服务,但这些机器人也仅仅只是解决一小部分问题,真正能够实现拟人化的管理服务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刘雪茜:
我们遇到的一个大问题是老人不太能理解为什么要用智能化来帮助他们,因为他们认为对他们个人来说意义不大。但是他们的子女、照护他们的护理人员、或者管理机构的运营方,可能会更想知道智能化带来的相关数据,因为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做健康评估或干预。

林榿:
我们让现在服务的老人们使用智能手机,发现老人的付费意愿是个很大的问题。还有对智能终端的操作不熟悉,现在很多应用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注册时操作比较繁琐,这也加大了向老人推广的难度。

傅子毅:
机器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辅助性的,辅助解决人手不足;一类是完全代替人工的自动化机器人;还有一类是擅长与人交流的机器人。客户一听说AI、IoT或者机器人,其反应就是全自动化完全代替人工的,但往往我们最缺乏的是交流功能。本来老年人操作机器就不像年轻人那么得心应手,后疫情时代也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我认为机器人技术今后最大的发展空间,不仅仅在于代替人力,更可能在于从心理上解决老年人的沟通与交流需求。

政府政策对发展高效有效的养老健康产业起到了什么样的引导作用?

马元琛:
养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着重要角色和作用,指引行业通过发展高效和有效的护理提高中国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大家认为有哪些养老相关政策举措值得关注?

林榿:
国家一直在探索将养老真正做成一个产业。养老是一个万亿元规模的产业,关键在于怎么把它融合起来。政府最近不断推出针对养老抚恤、护理照料的政策,并拿出大量的资金来扶持政策的实施,同时也关切政策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比如针对护理人员严重缺失的问题,政府不仅主导提供补贴,也正在鼓励各地方举办专业的养老护理培训。根据我对政府项目和行业最新趋势的观察,我认为单靠政府还不够,既需要国家顶层设计,也希望金融、证券尤其是保险,能够加入到这个行业来,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养老行业的问题。

傅子毅:
提到养老服务,我们更多是从服务的提供方或者开发方角度出发,考虑怎样给老年人带来更好的服务。但是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它想解决的是刚需,以及如何带动这个地方的企业,包括制造商、服务提供商、开发商,形成一个产业链或者体系。

刘雪茜:
由于国家有9073相关政策,90%的人会选择居家养老,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是谁来给他们提供服务,谁来为这些服务买单呢?这就牵涉到机器人和智能化产品的成本,需要探究一个可持续的模式。

需要什么样的生态系统来支持中国的养老产业?

马元琛:
对养老产业来说,保险公司等机构是否有可能作为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财团,对产业进行投资?

林榿:
我们也在和一些保险公司探讨合作模式。如果没有大型的保险、金融机构参与,一旦国家的经济无法高速发展,政府拿不出大量资金支持补贴养老产业,产业就很难发展下去。

刘雪茜:
现在国家会发展一些智慧养老的企业目录,也有一些较小的初创企业正处于“烧钱”阶段,但这种模式并不可持续。就算产品开发出来了,未来谁来管理或者运营这些产品将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于学猛:
养老是一个前瞻性的行业,前期需要大量的投入。除了政府扶持,更需要各个方面资金进来,把整个行业体系培育出来。有两点很重要,一个是实现从数据收集、分析、客户价值提供到最终商业变现的闭环;另一个是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平台,支持远程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虚拟技术与传统的实体服务相结合。要实现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很有可能需要走与保险等行业结合的模式。

傅子毅:
养老行业的关健词之一就是“刚需”。“刚需”的对象除直接受益的老年人之外,也可以是关心他们健康的亲属、或者希望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我认为可以分为两块,一个是政府的保险,另一个是商业保险。我们如果能针对他们对数字化技术的需求,开发并提供一套完善的服务,提高它们的竞争力,那就会成为一种“刚需”。

日立如何应对中国健康养老的需求?

马元琛:
日立在健康养老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研究如何通过我们的技术来提升中国老龄人群的生活质量,并探索了各种商业模式。能否介绍一下目前为止日立取得的一些进展以及面临哪些主要的挑战?

林榿:
我们之前主要是跟政府合作,协助政府承担服务老人的社会责任,总的社会效应很好。但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更希望通过支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让服务带动相关产业的加入,但这可能是一个难点。
我们以前主要是面向政府,以后的发展方向会逐渐转为面向大型的房地产商、保险业、以及类似于京东、腾讯的大型科技企业,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

傅子毅:
日立的养老注重的不是直接的照护、护理,我们更强调预防。但是问题在于谁来买单?比如说把认知症、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筛查当成专门的独立服务,我们必须考虑成本、服务的提供方以及设备等诸多因素。
比如对商业保险公司来说,虽然它不是直接受益者,但如果他们能通过引进并推广疾病的预防服务来降低其客户群体的患病风险,从而减少每年的医疗费开支,那么他们无形中就成为了预防服务的间接受益者。对政府的保险机制的完善来说也是一样,在引进长护险制度以后,下一步就必须考虑如何致力于普及并充实疾病预防的服务来提升全体国民的健康寿命,从而减少政府的整体医疗开支。我认为今后我们将继续把研发的重点放在疾病预防的技术创新方面,这是一个富有前瞻性的挑战,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日立如何从研发角度为中国养老生态系统做贡献?

马元琛:
日立研发已经在数字化技术方面做了一些积累,积累了包括大数据分析,视频分析等相关技术。从研发角度来说,我们怎么样能够基于之前开发的技术,来更好地支持这样的一个新业态的建设?

于学猛:
目前我们利用HCR&D的开放创新平台与初创企业、清华大学、事业部门等多方合作开展基于技术驱动的开放创新活动。例如针对如何基于非接触式、远程技术去解决健康监护课题,我们提出了面向居家老人的24小时守护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最重要的概念就是非接触式的、无感的,这解决了老人对手机及各种终端不适应的问题。基于毫米波雷达技术,可以在老人无感知的状况下监测老人日常的活动,一旦发生跌倒等风险,能够及时地报警、通知、抢救。此外我们通过智能睡眠传感器和平台软件等去监护老人夜间的心率、呼吸等体征,希望通过日常监测数据,对他的体征、健康状况进行个性化分析,提供一些疾病的早期预警。

林榿:
在后疫情时代,业务的需要变得越来越复杂,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一些解决方案可能无法应用到真正的场景中。这也说明在居家环境里,干扰因素太多,未来需要有更好的技术适应后疫情时代的需求。

刘雪茜:
我认为接下来更重要的问题不在于产品研发的本身,而是我们如何能在产品及技术用上去以后,给到老人预测性建议。这就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傅子毅:
还有一点就是监控技术。监控技术精度越高,当然对危险的预警起的作用就越大,从这个角度看确实是刚需。但是一味地追求跌倒时的检测精度也会起到一种相反作用, 也就是说因过分集中于“报警”而淡化了原来所强调的更有价值的“预警“功能。我们今后更应该注重去挖掘监控技术是否还有更值得去开发和分析的空间,在老人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提供服务,而不仅仅是在他们跌倒的瞬间或他们跌倒以后,才提醒我们把他们扶起来。需要思考这些数据采集以后,怎么样去应用,怎么去反馈?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预警”而不是单纯的“报警”。我觉得今后朝这个方向去努力会更具有现实意义。

未来健康养老的理想状态是什么样的?

马元琛:
大家觉得未来健康养老的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要达到理想状况,在数字化等技术方面上还有哪些挑战?

林榿:
我更看中未来AI大数据的潜力,尤其是收集数据后对数据的分析,包括与老人交流过程中的反馈分析。

傅子毅:
现在我们对待很多技术的开发,都是局限在基于一种管理者或者开发者的思维角度,比如如何注重效率等等。未来应该更加考虑如何促进双向的交流和互动的环境,这些将具有更大的开发空间。

刘雪茜:
当老人的物质需求被满足之后,他们更加寻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未来怎么去帮助更多居家或者社区里的老人,为他们创造和提供更高级的服务 ,实现自我,这是一个更有意思的话题。

于学猛:
中国人口众多,人的需求非常复杂和多样化,这也会衍生出很多养老模式。未来的家庭规模越来越小,但是人们可以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越来越容易找到家人以外的志同道合的社群,未来这种抱团养老的趋势可能更明显。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健康养老产业面临着模式多样化、需求复杂化等趋势。日立致力于运用数字化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服务品质,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力图从物质和精神双方面提升老年人群的生活品质(QoL),并将继续探索通往中国健康养老理想状态的方法和路径。

嘉宾简介

(截至内容发布时)

photo

刘雪茜

清华大学人因工程与智能交互研究所 用户研究员

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人因工程方向,现在清华大学人因工程与智能交互研究所负责高龄福祉及包容性、科技养老方向研究、产学研合作及公益拓展。“遇见70岁”公益体验活动发起人,北京市智慧助老行动公益志愿服务总队公益合作委员,撰写多篇SCI/EI 论文,1项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科技接受度的智能老龄照护系统研究与开发》。

photo

傅子毅

日立(中国)有限公司(HCH) 智慧医疗与大健康事业部 总经理

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教育科学研究科(健康教育学专攻博士课程)。目前负责整合日立集团的数字化技术,在基于”安全/安心”基本理念的智慧生活事业的大框架下,通过与客户的协创合作开拓各种运用于医疗及健康养老领域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曾经与日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的研发团队共同参与DCM(Digital Care Management)系统的研究开发及商业化验证活动。该系统主要利用日立集团的数字化检测及传感技术对老年人的认知及身体功能进行定量化评估并推荐旨在利于预防及改善其相关功能的个性化训练方案。

photo

林 榿

日立解决方案(中国)有限公司(HSCN)健康养老事业本部总经理

负责智慧健康医养结合服务平台的整体推进及相关服务的推进。参与浙江平湖市”金平湖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嘉兴经开“夕阳红”智慧医养结合服务平台及常州、威海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市场推进工作。目前平台在浙江、江苏、山东三个省份五个城市运营,注册老人20多万、已提供各类服务100万人次以上。

photo

于学猛

日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HCR&D)健康养老团队主任研究员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工学硕士。在HCR&D健康养老项目中担任数字技术驱动的开放创新活动。目前负责与初创企业、清华大学、日立事业部等合作在健康养老领域新事业创生活动。曾经参与金融、交通、智慧社区等众多领域大型型项目的咨询、系统设计开发及管理工作。

photo

马元琛

日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HCR&D)数字技术研究部部长

HCR&D数字技术研究部负责人,负责日立集团中国区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开发工作。目前的工作主要涵盖日立集团社会创新事业的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包括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自然语言处理,视频分析等,并支持日立集团在医疗养老,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开发。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工学硕士,拥有十余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