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BSR):
1992年成立于美国,是以CSR相关的国际化企业为会员的非赢利组织。目前,在全世界拥有250多家会员企业,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以及CSR经营战略上的援助和建议。
首先我想请教的是,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过程中,中西社长您将怎样领导日立集团走向成功?
日立自创业以来,一直在满足社会的各项需求、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着自己的发展壮大。今后,日立仍会将这种优良传统一如既往地保持下去。但是,我们面临的经营环境的确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着变化,在世界范围内,环境问题等各类课题也都越来越明显。现在,能为富裕的物质生活提供保障、实现安全、放心的环保型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了全世界人民的迫切需求,而我们创业的起点就是社会基础设施事业以及在这方面的成熟技术,因此可以说,让日立的社会基础设施事业和技术在全球大显身手的时代已经到来。为了充分利用这一机遇,日立的每一位员工都必须准确理解社会的需求和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集团上下齐心协力,朝着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向不断迈进。
您的意思是说,技术人员在从事技术开发时,必须充分了解社会的需求和目前所面临的课题,是吗?
的确如此。不过,我认为这不仅是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日立集团的全体员工都应当对此有所认识。在新兴国家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根据国家的不同,市场环境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客户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因此,技术人员必须站在用户的角度掌握市场的需求,从事能为当地社会所接受的技术开发活动。另一方面,营业及企划的负责人则应当率先冲到市场的最前线,通过沟通与交流,听取社会大众的声音,亲身感受市场发展的脉搏,并灵活地运用到各自的业务中去。我认为,彻底贯彻这种工作态度和行为准则是我们今后不可或缺的发展要素。
2010年,日立制作所迎来了创业100周年。面向未来,您认为日立的历史让您获得了哪些经验教训?
日立的创始人小平浪平先生曾凭借一己之力兴办工业,怀着全心全意促进社会发展的理想,始终秉持着“通过优秀的自主技术及产品开发贡献于社会”的企业理念。此后,尽管公司遇到了重重困难,但公司员工团结一心,真诚地面对难关,通过提高技术和质量、培养人才等方式克服了种种阻碍,终于赢得了市场和客户的高度信赖。我认为这种态度是我们今后仍然需要大力倡导和学习的。
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着亟需确保能源与水资源的重大课题,日立打算以怎样的方式帮助世界解决这些课题?
“环境领域”是我们重点发展的事业领域之一。解决环境问题是我们所有领域必不可少的重要平台。其中,日立在发电及输电相关的电力事业、铁路车辆及运行管理等交通事业、水处理事业等各个领域都拥有完善的机器设备和构建系统的技术实力,能够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完备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地球环境、保障人民的健康生活是每个国家和自治体应尽的使命,而日立拥有的强大优势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日立履行这项使命的机会。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为优化整个社会提供支持——我认为这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的确,与单独思考每个课题的性质相比,从优化整个社会的角度着眼,这对于今后的发展将会更加重要。
您认为日立在推进全球化的过程中遇到的课题是什么?
我一直认为日立所追求的全球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在世界市场中妥善地应对各地区的不同需求”,我也在努力地向员工们传达着这样的讯息。首先,日立的全体员工必须在认清对方的市场已经处于全球化现状的同时,时刻保持全球化意识,切实把握客户的真正需求;其次,还要不断磨练满足客户期望、并将其需求转化为现实的业务能力;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需要,以项目合作的方式与政府和各地的合作伙伴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现在,国与国、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界限正在迅速地淡化,如果不提高员工们的业务技术,不建立跨国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将无法取得成功。
另一方面,公司总部的高层领导者也必须树立全球化意识,这点也非常重要。
的确如您所说,高层领导的意识改革也是我要完成的重要使命之一。要想开展全球事业,必须具备能够迅速做出各种经营决策的能力。为此,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在各大市场的附近设置指挥部。大力推动这种“走进市场”的举措有利于国际化领导事业的培养,还能进一步增添全球经营的活力。
我完全同意您的观点。最后,请问您认为CSR在日立今后取得更大的成功方面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我一直将CSR视为企业全球化经营的基础。满足国际社会的需求,通过提供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市场开拓——我们所要前进的方向与CSR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想打入国际市场,必须正确理解各地区固有的价值观,并在集团内部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为了社会的健康发展,不断思考并执行日立集团应当采取的方针路线、应当开展的各项活动,这一点也非常重要。